營養組醫事單位科別
您不只累了_認識「老年衰弱症」
您不只累了_認識「老年衰弱症」 撰文者:吳芷柔營養組組長
你是否發現家中長輩原本行動自如,但最近卻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甚至走路不穩、容易跌倒!你想必十分擔心家中長輩是否罹患什麼慢性疾病?其實長輩有可能罹患「老年衰弱症」而不自知。根據國內調查65歲以上社區「老年衰弱症」盛行率為4.9%,有衰弱傾向約40%。此議題不容小覷,需要你我一同關心家中長者。
「老年衰弱症」不是一種疾病是一種狀態(臨床表現包括:活動力降低、疲倦、肌肉耗損、步態平衡異常等),其六大危險訊號是_1.胃口不好、體重減輕2.疲累無力、提不起精神3.走路變慢、容易跌倒4.出門次數減少、活動量減少5.記憶力、心理變差 6.生理自理變差 、需要他人協助。當家中長輩有上述3項以上危險訊號,就必須多觀察並考慮自行做簡易評估。
然而家中長輩罹患什麼疾病會容易造成「老年衰弱症」呢?答案揭曉是: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臟病、慢性肺阻塞性肺病、心臟疾病、貧血、失智症中風、憂鬱症、營養不良。
如何判斷「老年衰弱症」(65歲以上長者)呢?可利用衰弱評估表內容的項目,主要針對
1.體重減輕_一年內體重減少3公斤以上:回答是得1分,否得0分
2.下肢功能_15秒內無法起做5次以上:回答是得1分,否得0分
3.精力降低_1周內有次以上提不起精神:回答是得1分,否得0分
加總總分1分為衰弱前期,加總總分2分為衰弱期。
自行評估家中長輩有「老年衰弱症」的狀況該怎麼辦呢?別擔憂,如果平日有定期就醫需求的人建議前往老年醫學科、復健科、家醫科等就診檢查。平日無定期就醫需求的人,建議可先聯絡台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提供免費營養篩檢及飲食評估。
「老年衰弱症」的預防及介入可從兩面向著手:
第一:飲食方面_攝取足夠的熱量與優質蛋白質(包括:家畜、家禽、黃豆類、海鮮類食、雞蛋等食材),都是適合長輩在平日飲食中可多加選擇。假設長輩因為疾病導致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的情形,做完衰弱評估總分達2分以上罹患「老年衰弱症」。建議可掛本院營養諮詢門診, 給予長輩最貼切自身需求的營養處方及飲食設計,並考量長輩飲食是否需要市售營養補充品的食用?
第二:運動方面_增加肌耐力:建議可以使用寶特瓶裝水作上肢負重運動,以增加身體的肌肉耐受力,或利用彈力帶、彈力球訓練都是很好的選擇,可以降低跌倒的發生。
營養師貼心小叮嚀:坊間社區發展中心及日照據點,有辦理相關運動課程鼓勵長輩可做好自身防疫,走出家門融入團體。但一切的運動需量力而為,以免導致運動傷害。
參考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健康99網站
台灣醫學會_社區慢性病老人衰弱症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