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訊息專區
《粉專》每年3千國人因口腔癌致死 籲及早戒除檳榔
每年3千國人因口腔癌致死 籲及早戒除檳榔
【台北中山醫院粉專】 發布日期:2022-11-22
檳榔被稱為全世界第四大最受歡迎的精神活性產物,僅次於咖啡因、尼古丁及酒精,因為嚼檳榔會讓人產生快感,且易產生成癮性。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早已將檳榔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質,人們在咀嚼檳榔後,外在不僅不美觀,呈現血盆大口及口臭的情況,口腔容易發生變異,且細胞會吸收檳榔鹼發生癌變,導致癌症及其他疾病的發生,例如發生口腔癌和食道癌,及導致代謝症候群(糖尿病、高血壓、高三酸甘油脂)、肝硬化與慢性腎病…等諸多疾病。
包括台灣及東南亞在內,農民種植檳榔相當普遍,且該地區人們有咀嚼檳榔的習慣,據流行病調查結果發現,該地區人口口腔癌的發生率與其有正相關,顯示已高度危害此地區民眾的健康。
據了解,台灣的檳榔的組成成分包括:檳榔子、荖花、荖葉、石灰(紅灰/白灰)等,其中檳榔子與荖花屬高度的致癌物,石灰則會使口腔變為鹼性,會釋放出游離基,容易導致細胞變性。因此,不管事吃紅灰、白灰、包葉、青仔、雙生仔等各種口味檳榔,或是僅單吃檳榔子,都會有高度致癌的風險。
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台灣每年約有8千人罹患口腔癌,3千人因口腔癌死亡,其中9成是男性,發生年齡介於30-64歲間,與其他癌症相比,死亡年齡更年輕,顯示檳榔已造成年輕男性國人的高度危害,國人不可輕忽。
台北中山醫院呼籲,年輕朋友切勿因好奇或社交而嘗試嚼食檳榔,必須遠離此致癌物。且對於已經有咀嚼檳榔的習慣或成癮的紅唇族,要儘早戒除檳榔,並接受免費口腔黏膜篩檢,及早斷絕發生口腔癌的風險。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
台北中山醫院FB粉專 台北中山醫院LINE粉專 台北中山醫院新聞專區
【中山醫院關心您的健康,呼籲您定期健康檢查,生活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