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家庭醫學科醫生陳欣湄分享了慢性發炎相關資訊,她表示嚴重者可能致癌,又列舉7種徵兆提醒市民多加留意。(alexandergrey / unsplash圖片)
台灣中山醫院家庭醫學科醫生陳欣湄在Facebook上分享對於炎症看法,她表示民眾較容易能感受到「急性發炎」,如手上傷口紅腫熱痛、發燒時伴隨喉嚨痛等,但就容易忽視「慢性發炎」。
她表示,發炎本質上是幫身體聚集白血球剷除外來物質,而慢性發炎是指緩慢、長時間、反覆發生的發炎反應,當慢性發炎持續且反覆發生,組織器官就會因此而逐漸被破壞;當組織器官受破壞,人體就容易出現全身問題,如糖尿病、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
陳欣湄醫生表示,慢性發炎可能破壞組織器官,從而引起全身問題,如糖尿病、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GettyImages)
陳欣湄又指,相對急性發炎而言,慢性發炎沒有明顯症狀,要發現「是很重要、也很難的一題」。她整理了7個民眾可以多加注意的症狀,包括:
1、反覆出現關節疼痛
2、難以修復的肌肉酸痛
3、慢性疲勞
4、反覆感染
5、腹瀉或便秘
6、皮膚濕疹
7、過敏性鼻炎
陳欣湄醫生提出7項慢性炎症的可能症狀,包括反覆關節痛、肌肉酸痛、慢性疲勞等。(GettyImages)
她表示,有些隱疾會以慢性發炎症狀呈現,建議民眾如果不幸出現上述問題,應到相應專科,如風濕科、家庭醫學科、耳鼻喉科、皮膚科等,鑑別診斷有沒有隱藏疾病。她又說,如果醫生沒有發現疾病,就要檢視飲食狀況,是否時常進食精緻、加工、或油炸食物;如果仍然無法找到成因,就要找專業人士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