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幼兒專心! 先觀察「6大內在變數」

要幼兒專心! 先觀察「6大內在變數」

【信誼基金會 / 信誼編輯群】  發布日期:2023-12-20

「專注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後天培養的,所以遇到孩子有注意力問題時,爸媽先不要慌張,只要按照專家們的建議執行,就會有改善的機會。

遇到注意力問題,很多爸媽常習慣瀏覽Blog育兒經,或閱讀醫生的衛教文章,但沒有考慮到這些分享可能過於個人化,或限於篇幅而過於片段。以下,綜合專家們多年的觀察,提出可能影響幼兒專心度的「6大內在變數」與「6大外在因素」。建議爸媽先排除這些原因,再進一步找出孩子需要幫助的注意力問題。

變數1 生理狀態

身體是否健康,對孩子注意力的程度存在著最直接的衝擊。長期關注嬰幼兒發展的小兒科醫師周怡宏指出,當孩子太過疲累或是肚子餓,注意力自然會降到谷底;如果長期被關在屋內進行讀、寫等靜態活動,運動量不足、過剩的精力無法宣洩,也常會讓孩子無法專心地進行任何活動。此外,當孩子聽覺或視力有問題、感冒或有異位性皮膚炎或鼻子過敏等症狀,身體上持續地搔癢或鼻塞等諸多不適,也會大大減低孩子的專心度。

30年前引進感覺統合理論的高麗芷老師指出,有些神經系統還未發展成熟,或是感覺統合出了問題的孩子(如:大小肌肉無法靈活運用、手眼無法協調),也可能產生無法專心學習的困擾。

變數2 興趣喜好

在評量孩子的專心度時,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陳富美提醒爸媽,必須同時考量孩子的興趣。通常孩子對於感興趣的事情,專心的時間會比較長。這或許可解釋很多爸媽的疑惑:叫孩子看書、聽英語故事CD,孩子常找一些理由,如上廁所、喝水,藉故起來走動,可是一旦玩起喜歡的積木或拼圖,又像被強力膠黏住了,連吃飯了也叫不動。
其實,孩子「選擇性的專心」也是他興趣的一種自然反映,只要孩子可以專注地進行某些活動,爸媽就不需要過度擔心專注的問題了。

變數3 年紀大小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張學岑醫師指出,一般健康的孩子,注意力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延長,年齡愈小,愈不穩定。在評估學前幼兒的專心時間時,她建議爸媽可將幼兒的年齡乘以2~5分鐘 ,只要專注的時間落在這段期間,都屬於正常。以4歲的孩子為例,他合理的專心時間=(4×2)∼(4×5)=8∼20分鐘,專心時間的平均值約為 14分鐘。以4歲孩子來看,若能專注達20分鐘,就是他最佳的表現了。

*幼兒注意力時間常模表

變數4 性別差異

根據過去注意力不足與過動症相關問題的診斷與統計,男孩患者的比例一直都比女孩還高。最新的研究發現,男孩之所以顯得比女孩容易分心,一方面是因為男孩和女孩在大腦發展的順序上有所不同,關於注意力及讀寫表現 (如:小肌肉握筆能力、閱讀)所需要的能力,女孩普遍比男孩發展得要快一些。
另外,男孩先天在聽力上也比女孩差一點,又比較好動,如果爸媽或老師說話或上課的音量太小,男孩沒有注意到,很容易就分心了。

變數5 情緒起伏

心理學有所謂「情緒水庫」的說法,當孩子盛裝負面情緒的水庫超過安全水位,就會以緊張、發脾氣作為「調節性洩洪」。而為了應付緊張、焦慮,情緒水庫水位愈高的孩子,花在與外界互動的精力自然就減少,也就不易專心。
由於在成長過程中的孩子,需要不斷適應外界的規範,忍受各種挫折,他的情緒水庫是不斷在進水的;因此,當孩子不專心的時候,張學岑醫師建議必須排除情緒上的干擾,如果剛搬家或轉學、剛被媽媽罵,或是害怕嚴厲兇悍的老師,精神壓力比較大的孩子是無法專心學習的。

變數6 氣質差異

陳富美老師指出,有些孩子先天氣質屬於一有風吹草動就容易被吸引的,有些則很容易全心投入、對外界充耳不聞。爸媽必須理解,氣質是孩子對事物與生俱來的反應與感受度,屬於先天的傾向,本身並沒有好壞。當爸媽透過觀察,理解氣質對專心度的影響後,知道孩子不是故意不專心,就比較不會產生過多不合理的期待。
先天氣質共有九種面向,以下整理出與注意力相關的四項供爸媽參考:

 

*先天氣質vs.注意力.

★堅持度低,以及注意力分散度、活動量或敏感度高的孩子,通常比較容易分心或做事不易持續。

【中山醫院關心您的健康!呼籲您定期健康檢查,生活有保障。】

       周怡宏醫師介紹          新聞原文連結          回本院官網首頁     

         本院FB粉專            本院LINE粉專            本院新聞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