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痛很多人會想到五十肩,不過未必如此,也有一種情況是「肩膀痛,但舉到某些地方就不痛了」,這就很有可能是肩夾擠症候群。悅滿意復健專科診所、同時也是台灣復健醫學會的江研壹醫師指出特徵,也介紹4種活動幫助改善。
肩膀痛,手舉到某處又不痛?
醫指「肩夾擠症候群」特徵!
肩夾擠症候群,是哪裡夾擠?
江研壹醫師表示,肩夾擠症候群發生位置,是在肩峰下的棘上肌和二頭肌的肌腱,以及肩峰下滑囊和關節唇,被夾擠所產的肩膀疼痛。
為什麼會出現肩夾擠症候群?
最主要的原因通常和「肌肉失衡」有關,例如長期或長時間姿勢不良而肌肉緊繃,或是肩膀已經有某些損傷而使肌肉失衡等,進而出現夾擠的情況,特別常見出現在手舉過高的活動或運動,例如投球、游泳、羽毛球、刷油漆、寫黑 / 白板等。
肩夾擠症候群的「疼痛弧度」:
江研壹醫師指出,肩夾擠症候群出現的疼痛會有個「疼痛弧」(Painful arc),也就是疼痛範圍,約略在手臂向外展開 60-120 度之間,當手擺到這些以外的空間時通常就較不會有疼痛感,因此也可由此初步識別。不過疼痛的確切原因還是需依診斷為主。
肩夾擠症候群 V.S. 五十肩:
由於肩膀疼痛民眾往往會直接聯想到五十肩,江研壹醫師也特別說明兩者的差異。五十肩如其名常見出現在 40-50 歲的族群身上,是因關節沾黏所引起,原發性好發於女性、糖尿病族群、甲狀腺有問題族群,推測可能跟體內分泌失衡有關;次發性則如肩膀受傷及術後未妥善處理。關節整個黏住意味著不管哪個角度的活動都會出現疼痛,不像肩夾擠僅有疼痛弧的區域、出現夾擠時才會疼痛。
肩夾擠症候群會如何治療?
醫:從肌肉結構和功能著手。
江研壹醫師表示,肩夾擠症候群因肌肉結構影響功能,也可能功能影響結構,因此治療上這兩方向都會需同時著手進行。結構上可透過藥物、復健儀器治療、震波等進行改善,功能上則透過復健、訓練等進行調整,甚至需要改變姿勢習慣,例如駝背、舉手的姿勢習慣等。
也因為肩夾擠症候群通常是已經長時間養成了某種不良習慣而影響結構及功能,大多出現疼痛才發現並就醫,問題已經拖了一段時間,康復時間也會因人而異。
4活動助改善肩夾擠症候群!
醫提醒:日常姿勢要多留意。
肩夾擠症候在診斷治療後,江研壹醫師也建議可以在家進行簡易的伸展運動,幫助訓練肌肉穩定度,減少夾擠的情況發生,包括伸展胸小肌、訓練前鋸肌、活動肩胛骨、訓練肩胛骨等。
伸展胸小肌:
伸展胸小肌可在站姿下,先把要伸展的手抵住牆壁,接著身體向另一邊轉動,讓肩膀的前端到鎖骨的下方出現伸展的感覺。
訓練前鋸肌:
訓練前鋸肌可在站姿下,先面對牆壁,並將手打直、手掌貼於牆面。接著在手打直的狀態下讓身體靠近牆面,使肩頰骨有向後夾緊的感覺,然後再慢慢讓身體恢復原位。
活動肩胛骨:
活動肩胛骨相對簡單,讓肩胛骨以往上、往下、往內、往外、往外上、往內下這幾個方向活動即可,以放鬆擴展肩胛骨。
訓練肩胛骨:
訓練肩胛骨則可俯躺於床,手臂至於床外,手提重量適度的水壺或啞鈴等,可分為兩種動作進行,一是向外抬起手臂做出像擴胸的動作,另一是向後方抬起。
江研壹醫師也提醒「就像腳趾受傷又一直踢到櫃子一樣」,若持續出現同樣的問題,肩夾擠症候群也難以康復,因此不論是治療後、復健中、伸展時都應持續遵照醫囑留意平時的活動姿勢細節,如此更有利恢復。
【中山醫院關心您的健康!呼籲您定期健康檢查,生活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