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開始、連假9天!醫曝小孩「上床睡覺時間」 春節顧孩不厭世

寒假開始、連假9天!醫曝小孩「上床睡覺時間」 春節顧孩不厭世

【NOWNEWS / 張勵德】  發布日期:2025-01-21

▲1月21日起高中以下正式放寒假,緊接著是長達9天的春節連假,小孩若玩到不睡覺,作息一亂將影響情緒和飲食。(圖/台北慈院提供)

▲1月21日起高中以下正式放寒假,緊接著是長達9天的春節連假,小孩若玩到不睡覺,作息一亂將影響情緒和飲食。(圖/台北慈院提供)

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主治醫師陳慧文表示,生長荷爾蒙的分泌高峰在晚上10點到半夜2點,因此醫師會建議孩子在此區間進入深層睡眠,但過年常見大人守歲、打麻將時,小朋友也在一旁玩耍,隔天又被叫醒走春,結果到年節結束,作息仍調不回來。
陳慧文指出,當作息紊亂,1到3歲幼兒可能出現起床氣、易哭鬧、胃口差等,若是1歲以下幼兒,可能本來已安穩睡,卻因腸絞痛或白天太興奮而作惡夢,或換了陌生環境,認床而驚醒,不好入睡。

▲(圖/Unsplash)

▲如果作息混亂,1歲到3歲幼兒可能出現起床氣、易哭鬧、胃口差。(圖/Unsplash)

此外,陳慧文說,外食除常見因腸胃炎造成拉肚子外,由於年菜多是大魚大肉,油脂會使腸蠕動變慢,食物在腸道的時間拉長,不易感到飢餓,加上兩餐之間的零食、甜點不節制,正餐進食量便會減少,一旦纖維和水分攝取不夠,便會導致便秘。
至於長途旅行,則常見因為憋尿、沒時間換尿布等,而發生尿道感染、膀胱炎或尿布疹,家長要多注意。
對於過年,陳慧文給家長5大建議:
1、維持規律作息:許多父母也較晚睡,但小小孩建議9點到10點準備上床培養睡意,發育期間的中小學生則建議最慢12點前睡覺。
2、避免過度聲光刺激:3C手遊、電視電腦等高強度聲光會刺激幼童腦部,導致不易入睡,家長須控制使用時間,以免過度使用影響睡眠,造成惡性循環。
3、營養均衡攝取:青菜、蔬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必須足量攝取,即便一餐吃不夠,也要在下一餐補足,而且要控制孩子的零食量,以免年後成小胖子。

▲2025台北年貨大街、迪化街、過年配圖、軟糖、糖果。(圖/NOWnews攝影中心)

▲過年期間小孩容易吃太多糖果餅乾,家長要多注意。(圖/NOWnews攝影中心)

4、長途旅行定時休息:許多人害怕長途跋涉塞車找不到廁所而減少喝水量,但水分仍要喝足夠,最好每2小時休息、如廁、換尿布,以免泌尿道感染或尿布疹。
5、戴口罩勤洗手:冬春交際百毒齊發,流感病毒、新冠病毒、腸胃炎患者增加,因此出遊務必戴好口罩、勤洗手,若帶未滿1歲的孩子拜年,建議放在嬰兒車內,親戚互動前均須洗手。

陳慧文提醒,年節到來,許多醫療院所都休息,家長最好事先準備孩子的常備藥品,若在年前已有不適應先就醫,以免年假期間不舒服,影響過節心情。

【中山醫院關心您的健康!呼籲您定期健康檢查,生活有保障。】

       陳慧文醫師介紹          新聞原文連結          回本院官網首頁     

         本院FB粉專            本院LINE粉專            本院新聞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