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訊息專區
薑黃吃對時間超關鍵!緩解經痛不只靠止痛藥 醫授薑黃聰明吃法
薑黃吃對時間超關鍵!緩解經痛不只靠止痛藥 醫授薑黃聰明吃法
【TVBS健康2.0 / 朱育嫻】 發布日期:2025-04-29
經前症候群吃什麼改善?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指出,她在診間觀察到,不少有慢性疲勞、失眠或腸胃問題的病人,同時也飽受經前症候群(PMS)所苦,而透過營養素的調理,能帶來明顯改善。
從頭痛到情緒低落 經前症候群生理與心理症狀
許多女性每月一次的生理期,往往不是單純的身體變化,而是一場身心的雙重折磨。經前症候群困擾著不少女性,從生理疼痛到情緒低落,症狀五花八門,有些人甚至痛到無法工作、只能臥床請假。
陳欣湄強調,想要有效改善經前症候群,第一步應該先認識自身的症狀屬於哪一類。經前症候群的表現可以分為2大類:生理性與心理性。生理性症狀包括頭痛、腹痛、乳房脹痛、腰痠背痛與水腫等不適;而心理性症狀則表現在情緒起伏,如憂鬱、焦慮、易怒或容易落淚等。由於這兩類問題在體內運作機轉不同,因此適合的營養素與調理方向也有所差異。
月經來前怕痛?醫師教你薑黃聰明吃法
針對生理性疼痛,陳欣湄推薦補充「薑黃」作為改善經前症候群的方法之一。她指出,薑黃能調節與發炎相關的指數如IL-10、IL-12和IgE,這些指數與身體發炎、進而引發疼痛密切相關。雖然薑黃在台灣年輕女性間尚不普及,但在長者族群中已廣泛用於舒緩發炎和疼痛。
對經期出現腹痛不適者,陳欣湄建議薑黃劑量為每天400毫克,可搭配胡椒鹼或胡椒以提升吸收率,最佳服用時機是在月經來前的3~5天。
情緒不穩怎麼辦?鎂、魚油、B6助你穩住情緒
若經前症候群症狀以情緒困擾為主,則可考慮補充包括維生素B6、鋅、魚油與鎂。陳欣湄說明,這些營養素在穩定情緒、調節神經傳導上都有科學研究支持其正面效益。例如鎂有助放鬆神經與肌肉,建議劑量為每日100~200毫克,可於睡前1小時服用,幫助入眠與情緒平穩;魚油中的EPA則能減少發炎反應,推薦劑量約為每天450~900毫克;維生素B6則有助於血清素形成,建議劑量每日50毫克,但此劑量較高,通常需醫師處方;至於鋅,建議一般劑量為每日15毫克,但若身體無缺乏則不需特別補充。
陳欣湄提醒,針對情緒型的經前症候群,這些營養素應該要長期穩定補充,才能觀察其對月經前後情緒波動的實際改善效果。她也鼓勵女性朋友,不需一開始就依賴止痛藥或情緒穩定劑,可以嘗試用溫和的營養素介入,幫助自己度過每月的低潮。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陳欣湄醫師
【中山醫院關心您的健康!呼籲您定期健康檢查,生活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