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森氏症初期自救!醫揭3關鍵:補充1營養素、練氣功、顧好第二大腦

巴金森氏症初期自救!醫揭3關鍵:補充1營養素、練氣功、顧好第二大腦

【TVBS健康2.0 / 朱育嫻】  發布日期:2025-08-29

巴金森氏症-營養素-運動-益生菌

巴金森氏症只會一直退化,未來該怎麼辦?這是許多患者在診間最恐懼的問題。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指出,巴金森氏症患者即使在疾病初期、還不需要用藥的階段,依然可以透過積極的「生活處方」為健康加分,延緩病程發展。

 

陳欣湄說明,巴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持續進展的神經退化疾病,症狀會隨時間慢慢加重,從最初的輕微便祕、焦慮,逐漸變成後期的手抖、撲克臉,甚至影響肢體動作。

藥物介入,主要是控制這些症狀。但如果是在剛診斷巴金森氏症、還不需要用藥的階段,患者還能做什麼?陳欣湄分享以下巴金森氏症「3大生活處方」,能幫助延緩病程。

巴金森處方1:平衡「同型半胱胺酸」補充葉酸

你可能沒聽過「同型半胱胺酸」,但它卻是影響健康的關鍵指標。陳欣湄解釋,這種物質不僅與心血管風險有關,更有研究指出,當它在體內濃度升高時,可能是造成巴金森氏症患者認知功能下降的危險因子。

 

那麼該如何調整?關鍵就在於「葉酸」與「維生素B12」,這兩種營養素與同型半胱胺酸的代謝息息相關。因此,在日常飲食中多補充富含葉酸的深綠色蔬菜,或是依醫師建議補充甲基化葉酸(活性葉酸),對維持身體平衡會有正面幫助。

巴金森處方2:「氣功」是巴金森長輩首選

提到適合巴金森氏症的運動,你會想到什麼?陳欣湄表示,一個非常有趣的觀察是,在許多國際醫學文獻中,「氣功」與「有氧運動」是經常被推薦的運動治療選項。

尤其是氣功,它動作緩慢、強調呼吸與身體的協調,對於需要漸進式調整身體功能的巴金森氏症長輩來說,是一個非常推薦、且容易上手的運動項目。每天規律的運動,不僅能改善肢體功能,更能為身心帶來正向能量。

 

巴金森處方3:顧好「第二大腦」,腦部問題更好控制

腸道健康與大腦功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甚至被稱為「第二大腦」。陳欣湄從臨床經驗中觀察到,幾乎所有的腦部問題,包括焦慮、憂鬱,甚至是巴金森氏症,都可能與腸道健康息息相關。

雖然調理腸道不會直接改變腦部結構,但當腸道健康改善時,許多症狀的控制確實會變得更容易。因此,透過補充益生菌、消化酵素,並攝取高纖維飲食來維持腸道菌相平衡,是巴金森氏症患者不能忽視的重要一環。

每天一點改變,就能滴水穿石

面對退化性神經疾病,陷入恐懼是人之常情。陳欣湄時常鼓勵病人,試著採取「加分法則」,每天為自己的健康做一點小小的努力,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改變,日積月累下,將會產生「滴水穿石」的巨大力量。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陳欣湄醫師

 

【中山醫院關心您的健康!呼籲您定期健康檢查,生活有保障。】

       陳欣湄醫師介紹          新聞原文連結          回本院官網首頁     

         本院FB粉專            本院LINE粉專            本院新聞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