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他命D雙面刃? 醫:健康民眾吃無妨、但建議先諮詢

維他命D雙面刃? 醫:健康民眾吃無妨、但建議先諮詢

【三立新聞網 / 黃仲丘】  發布日期:2022-08-29

陳欣湄表示,非活性維生素D,吃入人體後會先被儲存起來(圖/翻攝自陳欣湄臉書)

▲陳欣湄表示,非活性維生素D,吃入人體後會先被儲存起來(圖/翻攝自陳欣湄臉書)

過去民眾習慣,體內缺什麼維生素就「補什麼」,而國衛院新研究卻發現,活性維生素D用在阿茲海默症患者和年長者身上可能「走歹路」,反而會和阿茲海默症患者當中的腫瘤抑制蛋白p53結合搶走,促成神經細胞凋亡。但台北中山醫院家醫科醫師陳欣湄表示,市售維生素D食品多為非活性維生素D,吃入人體後會先被儲存起來,必要時再被肝腎轉換,危險度應不高。但建議使用活性或非活性維生素D之前,最好都向專業人員資訊。

國衛院今(29)日公布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失智患者每週使用超過三天,每次1~2顆維生素D,每日使用0.25國際單位,年用146天,死亡率反而是未服用者的2.17倍。且從尚未發生失智的骨鬆患者和洗腎患者也發現,年用146天,發生失智率是未服用者的1.8倍。發現高齡及失智症長者的維生素D傳導機轉出現異常者,長期使用活性維生素D,反而可能有更大危害。

市售許多維他命食品,究竟一般民眾能不能吃?對此,台北中山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陳欣湄表示,對身體健康的人來說,透過曬太陽、經皮膚、肝臟、腎臟代謝後,就能產生足夠的活性維生素D供人體使用。

研究指出的活性維生素D,則是需要經過抽血檢驗,經醫師評估缺乏者才會開立的處方用藥;一般的營養食品,則使用的多半為非活性的維生素D,吃入人體後會先被儲存起來,必要時再被肝腎轉換。陳欣湄表示,非活性維生素D吃入人體內後很像提款卡,身體會視需要程度,才去調度。

建議一般人若要了解需要多少維他命D,可給專業人員抽血檢驗,看要達到什麼目的,再依身體的維生素D情況,決定日後要補充多少的維生素D。陳欣湄表示,台灣許多的維生素D產品為800IU,很難吃到「過量」,但若民眾平常是吃1萬IU的維他命D產品,則真的有可能有過量的疑慮。

【中山醫院關心您的健康!呼籲您定期健康檢查,生活有保障。】

    陳欣湄醫師介紹          新聞原文連結          回本院官網首頁

台北中山醫院FB粉專 台北中山醫院LINE粉專 台北中山醫院新聞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