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訊息專區
椎間盤突出手術後就沒事?醫:核心重建沒做好恐復發!「這1式」避免輪迴
椎間盤突出手術後就沒事?醫:核心重建沒做好恐復發!「這1式」避免輪迴
【健康2.0 / 許寶仁】 發布日期:2022-08-31
副總統賴清德早先因急性下背痛就診,經檢查為椎間盤突出合併神經根壓迫,接受腰椎顯微手術後,隔天即出院正常活動;隨著微創手術的發達,不少飽受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痛的患者得以擺脫疼痛,手術後很快就能趴趴走,又是「一尾活龍」,但復健醫學專科醫師指出,椎間盤突出並不是開完刀就沒事了,如果沒有調整姿勢、鍛鍊好核心肌群,修改動作避免代償,椎間盤突出有可能復發,步上再次手術的輪迴。
重建脊椎活動與核心肌力
台北中山醫院復健專科及運動醫學專科醫師江研壹表示,復健科門診常遇到腰椎重複開刀的個案,可見得開刀並不保證不會復發,如果錯誤的姿勢不修正,同樣的事情會一再發生,成為「輪迴」。他指出,顯微手術並不是完全沒有傷口,既然有傷口,就會有組織復元的問題;再者,如果手術有裝置腰椎內固定,在固定的上下節反而會承受比原本更多的負擔,也會過度活動,以代償原本的脊椎活動角度,所以手術後,重建整個脊椎活動度及核心肌力,是非常重要的事。
江研壹說明,椎間盤手術後即使在戴著護腰的期間,也該接受運動復健,以強化肌肉功能。他指出,之所以會發生椎間盤突出,基本上多是長期姿勢不好、久坐不動、核心太差等「綜合性」的結果,而術前的肌力、耐力或穩定度不足,加上早期開刀後還需要休息一段時間,更容易讓患者失去肌力。
儘管近年椎間盤突出多採用顯微手術,開完刀很快就可以下床走路,但原本不足的肌力並沒有因此得到改善,如果能接受復健重建肌力,結果會大不相同。根據醫學期刊的研究,術後有做復健運動的患者,核心功能較佳,而復發下背痛、甚至再度必需手術的機會,則遠低於沒做復健運動的族群。
等長收縮訓練為主
江研壹進一步說明,椎門日術後早期的核心重建上,以核心肌群的等長收縮訓練為主。江研壹醫師推薦「鳥狗式」,就很適合做為術後重建軀幹能力的項目,能增加軀幹抗旋轉的能力與穩定性。
「鳥狗式」的起始動作是雙手在肩膀正下方,雙膝在屁股正下方,呈現四足跪姿,前腳掌踩地。
▲「鳥狗式」動作1。(圖片提供/江研壹醫師)
接著正常呼吸,不要憋氣,右手向前舉起,同時左腳向後踢直,整個過程保持脊柱中立位,骨盆不轉動,上背部也不偏移;之後反覆換邊做動作。
▲「鳥狗式」動作2。(圖片提供/江研壹醫師)
如果覺得做正常版的鳥狗式太難,則可以在起始動作之後,不要同時啟動手跟腳,可以選擇只動手或是只動腳。
如果正常版的「鳥狗式」已經做得相當好了,也可以嘗試進階版,前腳掌套上彈力環,重複動作,並且保持骨盆不轉動,上背部不偏移。
▲「鳥狗式」進階版。(圖片提供/江研壹醫師)
江研壹指出,這裡的復健運動,目的是調整姿勢、修改動作避免代償,因為腰椎問題多是長久的累積,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些動作總是把負擔跟壓力過度放在下背部,例如撿東西彎下腰撿,而不是蹲下來撿;坐在椅子上,但腰椎沒有良好支撐,導致下背部懸空。這些都讓我們的下背部負擔莫大的壓力,因此在術後養成好的姿勢與動作習慣,避免再度傷害手術部位,並保護其他節脊椎,是非常重要的功課。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江研壹醫師提供
◎ 諮詢專家/江研壹醫師
【中山醫院關心您的健康!呼籲您定期健康檢查,生活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