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區訊息專區
《粉專》世界中風組織:全球25歲以上成人四分之一會中風
世界中風組織:全球25歲以上成人四分之一會中風
【台北中山醫院粉專】 發布日期:2022-10-28
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中風日」,其目的是引起公眾關注中風的議題,提高預防及治療中風的意識。根據世界中風組織(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 WSO)最新資料顯示,中風已達到流行的程度,全球25歲以上成人中有1/4窮其一生會發生中風,2022年全世界將有1220萬人會發生首次中風,其中650萬人將因此死亡,目前全球累積中風人口已超過1.1億人。
台北中山醫院解釋,當部分大腦的血液供應被切斷時,就會發生中風的情況。當沒有血液缺乏供氧時,腦細胞可能會受損或死亡。中風的影響可分為短期或長期的,這取決於大腦的哪個部位受到影響及治療的速度而定。而中風的倖存者可能遭遇到廣泛的殘疾,包括行動不便和語言困難,以及思考和感覺都受到程度上的影響。
醫學上,中風分為缺血性中風 (Ischemic strokes) 與出血性中風(Haemorrhagic strokes)等2種類型,發生缺血性中風的原因是向大腦供血中斷導致缺氧,主因是向大腦供血的動脈產生凝塊血栓所致,也被稱為腦血栓;另一種,出血性中風的原因則是血管破裂導致血液洩漏到大腦中,主因為動脈瘤、動脈畸形(AVM)所引起。罹患中風風險的機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升高,但超過60%的中風主要發生在70歲以下的群族,16%的中風則發生在50歲以下的人群。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短暫性缺血發作(TIA),俗稱小中風,是指大腦某區域的血流暫時中段,可能導致類似中風的症狀,但與中風不同,這些症狀會迅速消失,通常會在24小時內完全消退。但TIA早期階段無法判斷是否為中風,因此仍與上述缺血性及出血性中風相同,需緊急送醫處置。
中山醫院強調,中風主要臨床危害因素之一是動脈粥狀硬化所引起的高血壓所致,但尚有其他風險因素,如吸菸、酗酒、缺乏運度、肥胖,血脂升高、心房顫動、不健康飲食、壓力、焦慮與遺傳等諸多原因。其主要徵兆為:(1)面部下垂、(2)一側手臂無力、(3)言語表達困難(含糊其辭)等3種情況,有時也會歷經視力變化或發生頭暈或失去平衡的情況。
WSO的戰略目標是期望在2030年之前將全球中風的人數減少一半,其預防手段為控制風險因子,包括高血壓、飲食、戒菸和運動,來預防9成以上的中風可能性。透過中風的預防手段,也有助於以減少全球範圍內的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其中嚴重致死疾病的發生率。
(資料來源:World Stroke Organization)
台北中山醫院FB粉專 台北中山醫院LINE粉專 台北中山醫院新聞專區
【中山醫院關心您的健康!呼籲您定期健康檢查,生活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