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管訊息訊息專區
1140325 疫情消息 國內出現今年第2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個案,請準媽媽及照護者加強個人衛生並留意嬰幼兒健康,醫療院所等機構應落實感染管制措施。
感管組通報
1140325 疫情消息
國內出現今年第2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個案,請準媽媽及照護者加強個人衛生並留意嬰幼兒健康,醫療院所等機構應落實感染管制措施。
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3月25日公布國內今(2025)年第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死亡病例,為北部未滿1個月新生男嬰,2月中旬因有呼吸窘迫情形收住兒童加護病房,3月中旬陸續出現血氧低、心搏過緩、肝炎、血小板下降等敗血症徵候,3月17日不幸死亡;經檢驗審查確認為伊科病毒11型感染併發重症。
疾管署指出,伊科病毒或克沙奇B型病毒為引發新生兒重症及死亡的主要腸病毒類型,防範新生兒腸病毒,孕婦、新生兒與幼童及其照顧者應避免接觸病患,並特別注意個人衛生及嬰幼兒健康狀況。提醒準媽媽懷孕期間、生產前後應做好手部及呼吸道衛生,減少出入人多和空氣不流通的場所,避免與患者接觸,並留意自身健康,產前14天起至分娩前後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嬰幼兒採取適當隔離;家中成人或幼兒等接觸者亦應落實以肥皂勤洗手,如有身體不適,應避免接觸新生兒,以降低病毒傳播風險。此外,醫院嬰兒室、托嬰中心及產後護理之家應落實訪客管理及感染控制措施,降低嬰幼兒感染風險,如發現疑似腸病毒群聚感染,即應通報並採取適當防治措施。
疾管署呼籲,成人感染腸病毒時症狀通常較不明顯,容易疏於防護而傳染給嬰幼兒,請家中有嬰幼兒之民眾加強個人衛生,外出返家後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有症狀時避免接觸嬰幼兒;新生兒感染初期可能會有發燒、活力不佳、食慾降低等情形,未及時治療可能發展成心肌炎、肝炎、腦炎、血小板下降、多發性器官衰竭等重症,請注意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麻痺、肌抽躍等症狀,應儘速送至醫院治療,掌握治療契機。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https://www.cdc.gov.tw),或撥打國內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